元宇宙的爆火,让不少相关产业从小众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数字人便是其中之一。 自2020年以来,数字人已经在直播、综艺等文娱领域,乃至北京冬奥会等传统体育领域中有了大范围的落地应用。这恰恰说明数字人的价值,不仅仅是停留在“永不塌房”的虚拟偶像上,而是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12月1日,腾讯研究院、腾讯云智能、创业黑马联合发布了《数字人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着数字人发展现状、产业趋势和应用案例,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和预判,对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临界点”的数字人产业,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
数字人产业规模将达百亿,Z世代是市场的核心 《报告》指出,数字人从定义上看,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于数字空间中,具有拟人或真人的外貌、行为和特点的虚拟人物。根据市场分析机构预测,数字人市场在未来5年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到了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2.4亿元。
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头部企业的多维度布局。像腾讯、Meta、EPIC、NVIDIA等头部企业近年来相继在数字人领域“秀肌肉”,不断大力布局数字人制作工具和平台、数字人应用平台等,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报告》认为,技术发展是数字人第一推动力。近年来,建模、物理仿真、渲染、动捕、面捕和AI等技术的不断迭代,推动了数字人制作效能和智能水平提升,不仅让为其打造“好看的皮囊”,还尝试赋予其”有趣的灵魂“。其中,通过AI技术实现高度拟人化的“思想和行为”,进而给用户带来亲切感、参与感、互动感和沉浸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数字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C端的用户市场也在齐头并进。其中,崛起的Z世代成为了数字人产业最虔诚的信徒。《报告》指出,作为互联网原生一代,Z世代用户规模达到了3.42亿,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度用户。
更重要的是,Z世代对新形式的互联网产品需求更大,而数字人突出人物个性,强调体验感和交互性,与Z世代用户可以产生情感链接,并产生情绪共振和文化认同。特别是数字人和虚拟空间相结合,孵化新玩法,带来新体验,因此Z世代用户为数字人的核心用户群体。 数字人产业未来的十大趋势 伴随着全真互联的到来,不少人对数字人未来还有哪些可能性感到好奇。为此,《报告》先后对数十家从事数字人的企业进行深度调研与跟踪访谈,总结并提出了数字人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1)价值定位方面,《报告》认为未来数字人制造和运营服务的B端市场会不断扩大,将面向更广大的C端用户提供服务。从商业和功能的纬度划分,数字人主要可分为内容/IP型数字人、功能服务型数字人和虚拟分身数字人三大类,分别对应着IP运营,客户服务和流量变现三种商业模式。除了商业模式,三种数字人的制作方式和周期也存在差异,其制作成本和周期会伴随定制化程度的下降而递减。
(2)技术迭代方面,《报告》认为技术集综合迭代驱动数字人“形似人”,制作效能将继续提升。算法的优化将推动专业动捕设备趋向便捷化,视觉动捕在C端应用潜力更大;面部捕捉技术则朝着更简单的硬件、更细腻的表情、更自动化的流程方向发展。 (3)AI赋能方面,目前,数字人对语言理解还是以文本为主,而未来多模态AI技术将成为数字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该技术的引入将帮助数字人从基于文本的交互,转化为基于语义的交互,强化其对情绪的感知和表达,使得数字人交互更像人,并逐步覆盖其全流程。 (4)融合发展方面,数字人作为3D呈现的一种方式,未来将与其它3D技术如SLAM、3D交互、体积视频、空间音频等深度融合。同时,由于数字人对渲染能力要求较高,未来云端渲染是重要的方向,但成本是普及的关键阻碍。 (5)行业应用方面,未来由大数据和AI驱动的数字人,可以与更多的行业场景进行结合,成为人机交互新入口。从应用广度来看,数字人可以提供更“人格化”的交互体验,在不改变原有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下与各种领域结合,实现服务规模化和标准化;在应用深度上,数字人作为企业数字资产,具有生产力的属性,还可以进一步释放生产力。
(6)C端模式方面,未来技术门槛和成本的下降,将加速推动UGC数字人大规模出现,UGC将成为数字人的增量空间。在这过程中,数字人将催生出更多风格和更多落地场景,而数字人+虚拟空间将成为未来C端主要的形式和增量市场,并孵化出新型的商业模式。 (7)硬件载体方面,目前PC、手机、智慧大屏等2D主流显示设备仍是数字人显示的主要载体,未来随着数字人和3D数字内容结合,3D显示设备在特定领域将成为新解法,如在XR设备中的线上演唱会、展会和会议等应用场景。 (8)发展路径方面,数字人的发展可分为离线、在线、在场三个阶段。目前,离线渲染、非交互类型的数字人仍是主流。而随着AI驱动的初级实时交互和实时渲染技术不断突破,数字人将进入在线阶段。最后,在场是数字人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智能的数字人将与应用场景深度耦合,为市场和企业服务创造更大价值。 (9)产业集聚方面,基于数字人产业的特点,互联网发展较好的区域将成为数字人产业的重要聚集地。而在众多因素中,艺术和科技是最强驱动力,北京在这方面的资源相对集中,有望成为产业新高地。 (10)合规前置方面,数字人行业总体还在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重点和方向,数字人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落地产品百花齐放,数字人迎来价值拐点 从数字人产业的发展来看,尽管目前还处在大规模普及的初期,但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优秀的产品案例落地,并在企业服务、文娱领域、市场营销、应用层、影视动画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体来看,国内的数字人产业绝大部分聚焦于B端业务,且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别。其中,典型企业代表是互联网巨头腾讯。《报告》显示,腾讯旗下的数字人服务已经在金融、传媒、文旅、科教、泛娱乐等方面有了大规模应用。 比如在科教方面,腾讯NExT Studios就曾与新华社合作打造了数字航天员小诤,开展航天播报。后者容纳了腾讯先进的数字人技术,拥有10万根发丝,143根骨骼,脸由5千多个微表情驱动。超写实的模型为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临场感”。 而在虚拟偶像方面,腾讯基于全球T0级别虚拟直播技术方案,打造了国内首个虚拟偶像星瞳。星瞳自2021年7月开始在B站进行虚拟直播,历时1年,B站粉丝量便从3万增长到40万,增长率达1300%。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星瞳还不断与音乐、体育等展开跨界合作,并受邀参加各种时装秀,探索数字人的更多可能。
另外,快手也在积极探索数字人虚拟直播市场,曾先后推出了老板娘夏至、孤俑者、狐璃璃、机灵小熊猫等不同类型的数字人。其中,狐璃璃就因其讨喜的人设而成为快手虚拟主播中的TOP 1,出道60天便吸粉超200万。 除了ToB外,数字人产业也开始朝着C端靠拢。虽然ToC领域数字人内容生产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短视频的崛起,创作者普遍对高效生产存在诉求,而数字人结合文本/音频驱动,可快速实现短视频内容生产,市场潜力较大。 比如,腾讯一款名为“U82”的数字人UGC制作工具,就在UE基础上针对性提升移动端渲染能力实现仿真的3A级外观效果,大幅降低业界写实人物的批量生产问题,从体验、视觉维度最大化了受众群体对数字人的共情,让普通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人。 此外,针对直播领域,唯物科技(NextHuman)也通过提供从建模到设计,再到直播推流的全链路超写实数字人服务,实现一个人一台电脑就鞥完成对超写实数字人的UGC直播输出,极大填补了超写实数字人制作成本高,互动技术难度大、直播门槛高的缺点,让普通主播能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
当然,市场对数字人产业的探索还不仅仅集中在应用端,在研发端,还有不少科技公司正在开发/改进新型的沉浸式设备,以帮助用户更好地接入数字人服务。 3D眼镜开发商Nreal就通过AR眼镜将数字人、数字内容与实景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为人们游览实体空间带来更沉浸的体验,还可以通过手势、注视、语音等方式与数字人和数字内容进行更具未来感的自然交互。 而致力于研究全沉浸式裸眼混合现实技术的杭州一隅千象(ArchiFiction),则在在有限物理空间植入虚拟世界,完成真实空间虚拟再造,无任何穿戴设备下实现裸眼混合现实交互。 总体来看,从虚拟到虚实结合,从B端到C端,从虚拟直播到虚拟偶像。数字人产业早已不在最初单一的方向上驻足停留,而是向着更多维度迈进。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基础上,数字人产业的拓展,意味着其未来其形式必将还会有更大的变化,而背后究竟还能给文化、经济、社会关系带来多大的想象,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