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其他 2亿元,主任医师创办的医院再获融资!这些专科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公立三甲?

robben 2021-12-3 09:51:40 IP属地:四川成都
11月22日,由医生集团自建脑科专科医院——冬雷脑科集团宣布完成C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


11月22日,由医生集团自建脑科专科医院——冬雷脑科集团宣布完成C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
疫情后,民营医院在加速洗牌,一批没有学术、技术、品牌竞争力的医疗机构被淘汰,相反像冬雷脑科这类有技术、人才、市场的民营医院开始崭露头角,受到资本青睐。
走过1.0和2.0时代,社会办医迎来3.0时代,综合性医院被印证不具市场优势,专科赛道正成为香饽饽,研究型和消费型医疗各有所爱。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资本入局与退出,对民营医疗机构意味着什么?社会办医能否抓住政策和资本的东风,迎来更好的发展?
新阶段或在开启
陆道培医疗集团CEO路阳回忆,2005年他参与北大国际医院立项时的情形,前后盖了80个章,那时社会办医限制重重,政策空白。“让公立医生到社会机构上班,简直是不可想象。”
一路走来,路阳眼看关于社会办医的政策越来越完善,2009年新医改实施,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同时在企业医院改制的叠加因素下,引来各路资本进军医疗行业。
2015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取消办医门槛,放开医保、宽松融资,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投资热。“热到不可理喻,连挖煤的、做制造业的,干做房地产的都来投医疗。”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感受。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对健康界表示,经历一波浪潮后,从2018年开始资本投资的热情却出现降温。尤其是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业绩冲击,2020年以来更是有多家民营综合医院倒闭。“当5年或10年的投资周期到时,民营医疗所交的答卷并不理想,连曾经的龙头集团北大医疗都贱卖了,资本对医疗原先的期望没有达到。”
原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创始人谢汝石告诉健康界,近两年来社会办医整体处于停滞状态。在他看来,做医疗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医生团队,包括技术积累。如果是综合性医疗机构,它不是单靠一两个人就能支撑起整个医疗服务,民营医院去公立医院招到合适的医生和管理者的难度很大。此外,在中国目前的语境下,医疗更大的体量在公立医院。谢汝石认为。
张强认为,目前医疗领域耕耘了很多年的,以医生、专家为主导的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虽然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太大的动静,但是过去几年都沉淀下来,积累了很多资源,包括运营管理能力、人才梯队建设都做得还不错。
回顾近两年来的医疗投资事件发现,“医生办医”医院或许正成为资本的新宠儿。冬雷脑科集团是上千家医生集团的独角兽,2015年由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宋冬雷创立,当年就获得数千万的A轮融资,短短3年就从轻资产跨越到实体医院。如今,再获2亿投资。
据悉,冬雷脑科将利用本次融资基金加速“一体两翼”的战略落地,落实脑科实体医院+全生命周期脑健康管理+脑科学研究与平台孵化的战略模式。
受资本青睐的还有三博脑科,这家由一批国内知名的神经医学专家参与创建的股份制神经专科医院。2020年5月,三博脑科医院获得超8亿元B轮股权融资时还曾引发行业的强烈关注。随后步伐不断加速,2021年9月15日,三博脑科创业板IPO过会,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不超过3961.2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据招股书显示,三博脑科拟募集资金5亿元,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湖南三博脑科医院、三博脑科信息化建设、补充营运资金等项目。
同样是名医办医,由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造血干细胞合作组发起人、北京市脐血库创始人陆道培创立的陆道培医疗集团在2020年7月和9月,先后获得了超5亿元B轮融资和超1亿元B+轮股权融资。
2021年4月,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和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发起的树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树兰医疗”)披露了辅导备案公示文件,拟冲刺A股IPO。
“现在属于社会办医进入新一阶段的交替期,由专业人员主导的医疗服务正规军出来了,一些医疗行业的大佬们带着团队出来创业,开设诊所,成立医院和医生集团。”张强说。下一阶段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开放有关,医院牌照办理比以往更加容易,公立医院多点执业放开,民营医院获得医保资质等。
但近段时间以来,市场对医疗行业弥漫着悲观的情绪,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民营医院经营不善倒闭,另一边国家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双减”政策出台后,市场猜测医疗行业将像教育行业一样收归公立。

在张强看来,这次红杉资本投资冬雷脑科,不仅意味着市场认可由医生主导的医疗机构总体健康和稳定的运营情况,同时也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资本对未来国家在医疗服务上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医疗健康产业政策的出台仍持乐观态度。
什么类型的专科是好赛道?
这轮社会办医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像三博脑科、冬雷脑科、陆道培医院等的研究型医院还是像爱尔眼科、通策口腔这类的消费型医院,都属于专科赛道。相比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会更容易成功吗?
本人涉及的数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专科赛道比综合性赛道更适合非公医疗,但究竟是看好研究型、高壁垒的专科还是消费型专科,则意见分歧。而资本市场对两种不同专科赛道也有各自的倾向。
在张强看来,对非公医疗来说,专科绝对是好赛道,更容易“跑出来”。

像典型的眼科类、牙科类和医美类,现在脑科类也做出来了,专科领域的专家人才相对来说更容易聚集,整体运营管理的难度比综合性医院要低很多,还跟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

“公立医院由于规模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个别科室强,在其他的专科领域比专科医院相对要弱。在专科领域,非公医疗无论从水平上还是影响力上都有可能会超过公立三甲医院。”
口腔类、牙科类易形成闭环,而且人才相对集中,整体运营能力要求低,也易形成闭环,谢汝石也认可这类轻专科是好赛道。然而他并不看好高壁垒的专科赛道,像冬雷脑科和三博脑科的模式很相似,都是由院士创办的,但这种模式很难复制,首先创始人要在行业里有一定建树,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其次创始人要有管理能力,并且拥有一支具备市场经验的管理团队。
在路阳看来,资本选择专科医院赛道看重几个因素,首先是专科领域是否有门槛有壁垒;二是看技术团队和品牌能不能吸引到患者;三是目前公立医院的资源能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如果不能满足,需求就会溢出到民营医院。

“学科人才培养周期长,冬雷脑科的团队能走出公立医院体系,自己创办医院说明受到了市场认可,市场对品牌和医院的技术有信心。此外神经科领域认名医,医生的品牌要胜于医院,这类型的医生创业就会有优势。”路阳认为,只有这样的赛道,民营医院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副秘书长陈林海则认为,不存在哪个赛道更好,每个赛道里都有佼佼者,核心的问题一是这些机构本身有没有形成一种内生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像三博脑科和冬雷脑科等民营医院,借助医科大学的教学平台,打造医教研一体化体系,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人才。其二,是否有前沿技术创新,比如外科微创化,内科介入化,手术机器化。

“通过技术的弯道超车,攻克下传统意义上高不可攀的学科,如脑科、心血管科、脊柱外科等。从而减少对人才的依赖,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就能提高扩张速度。”陈林海说。
可以肯定的是,研究型医院能挣钱,也能做大,但不适合玩资本的“游戏”。陆道培医院、冬雷脑科、武汉亚心医院,这些最终脱颖而出的医院,创立的时间都有20年。

“时间的障碍越不过去,不管是品牌、口碑,还是整个服务体系都要靠时间去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又不能掉队,要跟上技术创新的周期。”路阳称,有不少民营医院创立时间都达到了20年,但大多不温不火,甚至已经消失了,能走出来的只有大众熟知的几家。资本投资民营医院风险很高,不仅要有实力,还得看在关键节点上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路阳预计,未来还会有很多的医生会尝试创业,如果能成功地找到投资人,可能会做成一家专科医院,选对商业模式、遇到好机遇还可能会做成连锁,但需要很长时间培养。经过前一轮洗牌后,大家能明显感觉到资本回归理性,知道医疗行业需要长期投入,因此不会盲目进入赛道。

医疗服务无须捆绑资本

与红杉资本大手笔投资冬雷脑科形成对比的是,2021年10月传出高瓴资本减仓爱尔眼科,至少卖出6000万股。资本的一进一出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对民营医疗行业的态度存在分歧?
张强分析两者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高瓴资本可能是周期到了,必须要退出,还有一种就是我不看好你,我想退出了,这都可能。”在他看来,资本就像潮水般一浪接一浪,在前一个项目到期后退出,之后再投资下一个项目。资本的盈利模式就是靠溢价后退出取得利润,因此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谢汝石也持相同看法,这两件事没有必然联系,高瓴减仓只能说明它并不看好爱尔。持相同看法的还有陈林海,“这是两回事,高瓴是高位获利退出,落袋为安,属于正常的投资行为,说明他对爱尔未来的持续成长性不看好,可能判断新晋上市的几家眼科公司会分流爱尔的市场,爱尔不再是一家独大。”
张强不认同以是否获得资本融资,来判断一家医院经营成功与否,医疗服务业不能跟资本捆绑在一起,融资融越多,医院就越成功,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实际上国际上对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是很谨慎的,医疗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它不能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去发展,否则容易造成指标导向,可能会引发过度医疗。“之前互联网企业最典型的做法是跑马圈地,开设大量的连锁门店,但泡沫吹得太大,就容易出现大问题。”
在陈林海看来,资本的价值在于能提升民营机构在管理上的格局和投资战略,给产业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但过去也出现了外行管内行,资本逐利下促使医疗机构违背行业发展规律,创始团队医疗初心的案例,资本拔苗助长,把很多原来不错的项目搅黄了。因此民营医疗机构在拥抱资本时,要注意匹配度,避免资金错配,在合作过程中医院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要相互磨合,形成默契。
“投机性的资本退出了反而可能会是好事,资本理性了,办医者也不会轻易被忽悠,实际上是市场净化的过程,行业才能优化提质。”陈林海说。

本文由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本站立场。全豆健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