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基层医疗 优秀案例展播丨辽宁瓦房店:4年试点路,而今硕果结!

robben 2021-12-13 09:25:36 IP属地: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robben 于 2021-12-13 09:25 编辑

作者:富谷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当前,加紧县域医共体建设被视为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冷清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顽疾的最优解。
2016-2020年,全国医共体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样貌,  尽管各地开展医共体建设的时间不一,但极少有完全一样的模式被简单套用,而是从实际出发,各地纷纷涌现了一批先行先试的典型案例。  

本期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展播走进辽宁省瓦房店市。它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县域海岸线全长461公里,居全国县级第二位,幅员面积3794平方公里,下辖9个街道、21个乡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常住人口88.18万,是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的出海口。

在艾力彼县级医院综合竞争力(2020年度)排名中,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排名  第71位  ,是辽宁省唯一入选医院。2019年5月,《辽宁省“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中将大连瓦房店市作为2019“大病不出县”行动计划县域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并在全省提出,要整合服务体系,组建县域医共体,学习借鉴大连瓦房店市模式。

image.png    

大连市卫健委基层处处长彭永锋   认为,瓦房店市的实践证明,紧密型医共体是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乡镇卫生院能干好自身该干的活儿,使百姓产生信任感;让牵头医院腾出精力加强学科技术建设,提高危重症救治能力,从而使“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逐步由理想变为现实。   

01 强龙头、建枢纽、稳根本

目前,瓦房店市紧密型医共体已整合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以及12所乡镇卫生院、144个村卫生室,覆盖全市70%的人口。目前,包括肺心病、冠心病等普通病症在内,瓦房店市乡镇卫生院可治疗的病种达300种以上,松树、李官两所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甲状腺、子宫肌瘤、静脉曲张、阑尾炎等常规手术。


数据显示,2017年,瓦房店市乡镇卫生院门诊量不足10万,手术病例为零:2019年,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达2961人次,门诊量达33万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量的13.8%,手术病例达150例 。

在谈及具体做法时,   瓦房店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   表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

   image.png

首先是要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医共体建设四项原则:      

一是夯实政府领导医改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双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书记、市长亲自抓的领导体制。结合实际,明确了以打造东北县域一流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目标,建设瓦房店市医共体,完善医疗资源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坚持医共体建设四项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以《瓦房店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为指导,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其次是创新医共体模式,稳步推进全覆盖:   明确了以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发展。现阶段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类医共体模式。   

一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探索。自2017年起,市中心医院对12所乡镇卫生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一体化、唯一法人代表的医院集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精减人员、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松散型县域医共体模式实践。市中心医院对11 所乡镇卫生院实施松散型县域医共体管理。松散型医共体为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服务模式。   到2022年,全市松散型县域医共体将逐步过渡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image.png   

第三是医共体管理和运营机制探索:   

医共体内部成立了医院集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建立统一管理模式(即建立统一的人、财、物管理模式),成立了统一的医学临床检验、医学影像诊断、药品配送、消毒供应等四个共享中心;医共体内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及分级诊疗体系,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和远程培训等服务,实现医共体内患者数据共享和远程诊疗,建立医共体内部上下联动、一体化管理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四是全面提升县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龙头   ,提升医共体牵头医院服务能力。投入3.2亿元完善市中心医院门诊住院大楼建设;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打造了15分钟急救圈。在建设数字化智慧医院的同时,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具有独立用人自主权,全面实行了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了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薪酬奖励,激发了公立医院建设发展的活力。  

二是建枢纽   ,提高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水平。投入4500 万元资金将非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全部回收由政府举办,2000余万元对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进行维修改造,4500万元用于购入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就诊条件、布局流程、消毒隔离及生活辅助设施全面升级。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缺口财政兜底"的补助政策,定额补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激发基层医护人员动力。建立城市医生定期下乡和晋级前到农村服务(一年)制度,鼓励城市牵头医院医生下乡支农、到农村多点执业;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和引进了197名全科医生。   

三是稳根本   ,增强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投入1350万元对全市240个村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全部配齐取暖、供水、防火、防盗设施;开展乡村医生定期考核,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的择优选聘制度,公开考试招聘了140名乡村医生,实现了一村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积极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在全省率先解决老年乡村医生养老补助。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村卫生室的公益性得以发挥。

    image.png

作为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瓦房店市中心医院院长孙竹波对《健康县域传媒》表示,   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一方面通过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就医服务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开创性地探索出了一条充分发挥医共体管理优势,实现总院及十二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质化管理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02 患者回流、满意度再提高

瓦房店市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这4年,取得了各方都比较满意的成效。县域内病人就诊率达91.2%,县域内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建立,医共体内上下转诊1000余人,乡镇卫生院门诊量、住院量均大幅增长;市中心医院医疗费用增幅同比下降5%,年减少医保资金支出800万元。


一是龙头更强:   市中心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位居全省首位,特别是心脏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在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取得省级认证。   二是枢纽更活:   乡镇卫生院设备设施全面更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务人员更加自信,2所卫生院可以开展手术,2019年住院患者达2961人次,较2018年增长29.8%;门诊量持续增长,年均在31万人次以上,2019年较2018年增长46.6%,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量的13.8%。

    image.png    

三是网底更稳:   业务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得到解决,公共卫生服务大量下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收入有了明显增长,2000人口的乡村医生人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市中心医院通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乡村医生开展同质化培训,乡村医生的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患者回流:   全市县域外就诊患者不断回流,2019年,县域内患者就诊率91.2%,较2018年增加0.4个百分点。县域内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建立,医共体内上下转诊1000余人,乡镇卫生院门诊量、住院量均大幅度增长。  

五是队伍更壮:   医共体内卫生人才队伍总量达到4530人,其中本科2330人,占比57.5%,35周岁以下占52.2%;医生中研究生127人,占医生总人数的21.7%;正高级职称136人,副高级职称385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到53.5%。

  六是医患双满意:   群众看病负担不断下降,群众就近看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甚至是省、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降低了就医成本,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不断提高,年人均收入达8.5万元以上。医护人员、群众的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  

image.png    

有学者在对瓦房店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能够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原因分析时指出,其   主要得益于政府切实扛起医改的主体责任,坚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清除财政投入、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逐步建立完善了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高效的管理运营机制是瓦房店医共体能够快速发展的保障。瓦房店市通过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   赋予了牵头医院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了县级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积极性,   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看病能力,从而让小病、慢性病在基层解决,不让小病发展成大病。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平台,实现医疗服务从过去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随着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网越织越牢,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会越来越强烈。   

03 专家建议

业内医共体建设专家指出,医共体建设实际上是“三医联动”改革的缩影,需要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改革同步推进。   目前来说,全国各地还多处于搭建框架阶段,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相关政策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要通过建立与分级诊疗制度相衔接的医保支付制度,找出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动力机制。   要进一步细化医共体的建设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同时要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其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从源头减少百姓得大病的概率,从而在根本上减轻医保和百姓的负担。   

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展播

从2016年的个别探索,到目前的4000+,五年来,我国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改革“排头兵”。然而,由于县域医疗卫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医共体建设路径仍需多方探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同时,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号召“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3月23日,总书记走进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调研考察,高高树立起“健康是1”的旗帜。


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指出: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7月20日,2021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实现“基层县域以下50公里看大病、15分钟见首诊”的重要一环。


基于此,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健康县域传媒联合健康界发起“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宣贯活动。

我们将通过大咖访谈、样本展播、区域专场直播、主题系列直播、线下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邀请省市县卫生健康系统相关负责人、县域医共体牵头人、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围绕县域医共体改革相关话题进行深入分享、交流和讨论,以汇聚医共体变革智慧,传播改革先进经验,破解医共体建设难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本站立场。全豆健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