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行业百科] 中国心理学会个体督导实务解析

向蓝官方认证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3-12-13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属地:广东深圳
357 0
01
回顾:督导、督导理论、督导关系
桑志芹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前两天培训的主要内容——贾晓明老师讲解的督导和理论以及王建平老师讲的督导关系。桑老师强调,督导是三角关系,是通过咨询师(受督导者)报告来访者的个案来看咨询师(受督导者)怎么工作,咨询关系只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督导是督导师和被督导者之间,透过来访者提供的课题来讲。用贾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在督导过程中,督导被督导者就是为了对来访者更加负责任,这个每次都会讲得非常清楚。

在2月10日的培训中,贾晓明老师介绍了不同的督导理论,其中基于胜任力的督导模型在督导实践中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桑志芹老师在给督导实践或督导培训的时候反反复复都会进入这三个圈(见图1)。
640
图1  基于胜任力的督导模型

桑老师指出,在督导过程中要记住,一个是知识的部分,那就是了解受督导者对心理学知识了解多少,包括心理学基础支持、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人类心理的各类知识,还有触类旁通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有宗教。能力涉及心理评估与诊断、治疗性会谈技、个案概念化以及干预等方面。

在本次疫情中,较多涉及对创伤应激反应的干预能力。在近期督导中较多涉及热线咨询的能力。热线咨询只能是20-30分钟,没法做长程,只能尊重、理解、同感,同时寻找资源、倾听等。在这个地方大家知道,但做的时候千变万化,那个部分恰恰是能力的部分。最近培训很多,咨询师透过那么多的学习,但是当落实到一个个案的工作,就是能力,督导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评估被督导者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少。第三是态度或价值观,包括了伦理、自我照顾和多元文化等。
640
案例1
【知识】来访者家人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这个家庭要求按照宗教仪式进行送终告别,但目前因为疫情特殊情况无法组织。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
解析:桑老师指出,这个案例涉及到宗教学以及法律的问题。这个实际上这个问题与《中华人们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如果是我们的伦理和法律相冲突,要服从法律要求。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宗教学有关的知识。在处理应激事件的时候,督导师和被督导者都要掌握相关知识,而且有些知识上网都能搜到。
关于胜任力模型之前贾老师也介绍过了,这个模型用到督导工作非常有效。作为督导师面对个别督导的时候,脑海有个胜任力模型的图像,受督导者的知识怎么样,技能怎么样,有时候工作不下去了可能跟他的个人议题有关。此外,桑老师也提到对不同督导理论模型的整合嵌套,比如综合使用区辨模型和发展模型。
02
在个体督导中,督导师要关注什么?
  • 被督导者知道他所知道的
  • 被督导者不知道他所知道的
  • 被督导者知道他所不知道的
  • 被督导者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

桑老师用这四句话来说明督导师要工作的切入点,尤其是对于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形,需要督导师主动工作:

督导师要帮助被督导者了解他不知道他所知道的。被督导者有时候报个案讲他的工作的时候,他做了但他不知道,作为督导师就会告诉他你刚才做的在我们咨询里面是什么。然后会发现他其实做了但是不知道。这是非常好的鼓励支持被督导者,帮助被督导者更有信心。

被督导者不知道他不知道的。有时候被督导者要提出了督导问题,而督导师在督导过程中你能发现他还有他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所以被督导者不知道他不知道的部分,恰恰是督导师要帮助被督导者,提高他的水平的部分(如理论和咨询技能)。
03
不同资料呈现形式的督导设置
督导资料就是指督导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呈现咨询的过程,包括自我报告、过程记录与案例记录、录音、录像以及现场观察等。

自我报告

这是做督导最原始的一个方法,有研究调查发现自我报告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式。现在一再要求被督导者写督导案例报告,实际就是自我报告的一种方法。这也是被督导者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督导形式。

被督导者做过一轮咨询以后,把他自己的工作整理,经常会有被督导者说他在整理过程中就有所学习。另外,透过他整理的过程,督导师也可以了解我们的被督导者的知识掌握多少,他是怎么呈现心理咨询理论个案概念化,怎么把心理咨询理论应用到来访者身上,目标和框架是什么,能看到被督导者背后的学理。这个是目前常见的,所以一直要训练受督导者怎么写案例报告。桑老师指出,这种自我报告适合有一定咨询经验的被督导者,比如有两三年或者五年经验,让他做这样一个整理,这个整理非常重要。

桑老师还简要讲解了咨询案例报告的撰写格式以及督导师如何透过受督导者的个案报告来开展督导。个案报告包含咨询师的基本信息、咨询信息、来访者的信息、来访者是如何找到咨询师的、来访者的主诉、评估或诊断、咨询/治疗计划、咨询/治疗联盟、咨询/治疗效果、案例评价与反思、寻求督导的问题以及关键情景分析等13个要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督导师可以透过受督导者呈现的基本信息可以了解受督导者在什么水平,包括他是比较擅长什么流派、受教育背景、咨询实践经验等。做个体督导的时候,督导师要记住,要在受督导者的水平上工作。再比如,督导师透过被督导者如何介绍和整理来访者的信息看到受督导者怎么了解他的来访者的,看来访者的信息不是只是为了看来访者信息,看咨询师怎么理解来访者等等。

作为督导师,就是透过受督导者呈现的对这个个案的解释和个案概念化去了解他对心理咨询理论掌握多少,能力多少,是否掌握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大致框架(如透过情绪的探讨建立关系、发现求助者的问题、进入到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他在这个过程是怎么工作的、怎么干预的,最后还有一个要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估,你的工作有没有效果。督导师一定要把握透过案例报告的呈现了解受督导者他的水平以及他的自我觉察。有的新手咨询师不知道往哪儿走,今天个案想说什么就跟着走,且走且行,这个不行。督导师要新手咨询师建立个案概念化,目标制定,咨询过程的呈现和学习。在案例报告过程中,透过前面的自我报告了解他对知识的掌握,再看透过录音录像切切实实了解受督导者的咨询过程。
◤督导过程
  • 被督者提前准备好自我报告。
  • 通常有1个小时、1个半小时、3个小时不等的自我报告的督导设置。
  • 被督者用大约20分钟-30分钟简约报告个案及被督者的工作情况。
  • 提出要督导的问题。
  • 督导师提出在报告中不甚清楚的问题,请被督者补充资料。
  • 督导师选择适当的督导理论进行反馈。
  • 被督者对督导进行反馈。

◤优劣势解析
(1)优势
  • 帮助被督导者个案概念化更清晰,提高能力;
  • 检查被督导者的专业知识,看到被督导者大脑中的框架;
  • 提高反思和反观的能力。

(2)劣势
  • 可能让督导师失去对来访者问题的独立的判断,没法真切知道来访者的问题;
  • 难以从有问题的案例来直接说明;
  • 有的时候可能是个案的问题,但是被督导者整理不出来,所以你看不到,所以只能是被督导者观察和概念化的观察和发现;
  • 研究表明,有50%以上非常明显的咨询问题没有在报告中呈现出来(督导缺失)。在这里讲一下平等的问题,督导和被督导要平等很困难,客观上是不平等的,因为被督导者担心被批评,可能在督导中有自己的加工,真正的问题难呈现。


过程记录与案例记录

过程记录是指是指被督者书面解释,包括对治疗会谈的内容、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过程、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感受干预方式及其理论基础。案例记录就是咨询和督导过程的常规程序。案例记录应该包括咨询过程中所有重要信息,包括所采用的干预方式。所以案例记录也是对咨询的治疗、管理及法律方面的记录。
◤督导过程
  • 被督者提前准备好过程记录与案例记录。
  • 通常有50分钟的督导设置。
  • 被督者用大约10分钟-20分钟简约报告个案及被督者的工作情况。
  • 提出要督导的问题。
  • 督导师提出在报告中不甚清楚的问题,请被督者补充资料。
  • 督导师选择适当的督导理论进行反馈。
  • 被督者对督导进行反馈。

◤优劣势解析
(1)优势
  • 详尽真实再现;
  • 督导更有针对性;
  • 在新手咨询师身上比较多。

(2)劣势
  • 缺少互动和非言语信息;
  • 有时候叫见木不见林,缺少对个案概念化的把握,陷入细节和局部。


录 音

通常全程录音,要求受督导者事先与来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在督导中根据督导的目的选取其中一段。(5-15分钟)在此,桑老师特别强调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环节,要求受督导者一定要和来访者说清楚录音的目标(供督导使用)、怎么使用(匿名、保密处理)和使用的限制(仅仅在接受督导用),此外,还要特别强调,录音应在接受督导后销毁。
◤督导过程
  • 被督者提前准备好录音资料。
  • 通常有50分钟的督导设置。
  • 被督者用大约10分钟简约报告个案及被督者的工作情况。
  • 提出要督导的问题。
  • 呈现5-15分钟与督导问题密切相关的录音。
  • 督导师在播放录音的同时选择适当的督导理论进行反馈,适当的理论是指督导的理论。
  • 被督者对督导进行反馈。

◤优劣势解析
(1)优势
  • 对新手咨询师手把手教他做咨询;
  • 再现互动过程;
  • 更有针对性。

(2)劣势
  • 容易掩饰被督导者的防御反应,如被督导者有的时候担心被批评选择自己觉得还不错的部分;
  • 缺少对个案整体的把握,易陷入到细节和局部。


录 像

这与使用录音督导的过程大体一致,也应注意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桑老师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咨询过程进行录像要比以前方便很多。督导师透过录像看咨询过程会提供更多信息(语言和非语言),清晰知道受督导者怎么工作,技术和过程更有针对性。但是,有时候录像只有一个机位,失去了观察来访者的信息,而且录像资料不那么容易获得,对现场要求高。不管录音录像,往往都会引起被督导者和来访者的防御性的反应。

现场督导

现场督导包括单向玻璃室、使用视频监控设备,或是督导师坐在现场全程观察和参与。Goodyear教授在来中国进行督导师培训的时候,也有介绍耳蜗督导,在现场让受训学生在耳朵上插一个听筒,在咨询中督导师给受督导者送一些指示。还有一种是白板教育,在受督导者可见视线范围有视频,来访者看不见,上面会显示督导师的一些指令。现场督导会中断暂停,给一些干预。这种督导的方法也有好处,不会让来访者受伤,如果是学历教育中学生实习咨询师,实习咨询师不对来访者负责,而督导师对来访者负责。现场督导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督导过程
  • 咨询与现场督导同时进行。
  • 咨询机构需要有单向玻璃室/通讯设备等。
  • 咨询在咨询室内进行,督导师在单向玻璃室内观摩。被督者、来访者都要明了设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咨询开始。
  • 督导师发现咨询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咨询暂停,并进入咨询室给予被督者指导。
  • 咨询结束后被督者对督导进行反馈。

◤优劣势解析
(1)优势
  • 现场语言非语言信息都会呈现;
  • 可以及时指导;
  • 多适用新手咨询师。

(2)劣势
  • 容易引起被督导者焦虑、防御反应;
  • 督导师中间干预个案也可能让受督导者不高兴;
  • 设备要求高,难以实现;
  • 对被督导者和个案要求很高。

在介绍了常见的督导时资料呈现形式后,桑老师介绍道,现在通常会用一个个案报告法与录音录像的整合。透过个案报告看受督导者对督导理论的整体了解和对个案问题的梳理以及反思,再通过他的录音录像逐字稿看。桑老师还介绍了台湾王文秀老师使用案例报告逐字稿的方法:用标题标出来受督导者和来访者之间的对话,第二栏是受督导者对咨询过程的思考,第三栏是督导师回馈给受督导者的内容。这个是在教学以及督导师培训中非常成熟的一种方法,这对新手咨询师和受督导者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04
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的临床督导
督导师需要处理和平衡过程导向和结构导向。咨询师有时候在某一点很强,某一点比较弱,督导师训练他们,有整合和平衡。桑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些可能的督导情形以及督导师可以采用结果导向的督导策略。例如,不同的咨询师受训背景复杂,要求督导师根据他们的经历和受训背景而选择不同的督导的方式。不过要警惕,其实差异也没有人们想象地那么大,即使一个娴熟的咨询师有时候也会被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方面的问题所困扰。桑老师强调,督导师有责任了解每个受督导者的需要,并提供给他们需要的东西。

作为督导师,是可以直接告诉受督导者在这个理论上应该如何如何。督导关系不同于咨询关系,督导师时而是教师,时而是资讯的提供者。如果遇到危机,或涉及治疗边界的问题,需要督导师提供非常直接的引导,这就像在一场暴风雪中为受督导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

另一种督导就是督导师和受督导者一起检验治疗的过程。这包括经常对督导中的各种过程进行评论,也包括被督导者对自己在治疗和督导过程中思维和情绪的探索。督导的目的是让被督导者尽可能的探索做治疗的体验,探索任何潜意识冲突、焦虑等妨碍他们成长的地方。这种模式中,被督导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展现出了自己的治疗风格。这种督导中,最坏的情况是,被督导者和督导师就好像在聊天一样,像是一场段很差的治疗。被督导者们经常抱怨说,督导师总是用一个问题去回答另一个问题。尽管这听上去很夸张,但这却是这类督导的真实写照。
案例2(Bob提供)
受督导者Steven特别擅长和来访者进行哲学化的讨论,这也让督导师非常欣赏。但是在某个个案中,督导师发现Steven不会进行一些诸如评估来访者的功能等基本的操作。
解析:受督导者理论很多,但缺少最基本的训练,很难建立治疗同盟。遇到某些个案的时候,咨询师会被激惹。而在督导中,受督导者又很害怕你跟他讲最基本的东西,担心显得没水平。这个部分需要督导师一步一步手把手督导,这样叫探索性的督导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受督导者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帮助探索感受,从最基本训练,这种督导是会让他受益的。
640
案例3
受督导者Gayle喜欢做心理评估和团体治疗,谈吐打扮都非常得体,督导师感觉是督导过的最好的学生之一,为她感到自豪。但督导师后来发现,Gayle不太想接长程的个体治疗。督导师多次鼓励,Gayle都拒绝了,甚至不大愿意讨论这个话题。
解析:督导师对结构化的督导进行了一些调整,留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和Gayle开放地讨论了一下她为什么不愿意做个体治疗。经过讨论发现,这是因为她觉得个体治疗里一切都不确定,督导师也发现,Gayle一直在维护自己“好学生”的外表,这给她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之后,督导师开始慢慢训练她进行个体治疗。Gayle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她不愿意做个体治疗,甚至一开始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但实际她需要这样的督导。桑老师也提到,在她的督导实践中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学生非常好,很愿意投入做心理咨询,但很害怕自己出错。
桑老师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督导师如何清楚受督导者的需要,给受督导者他要的部分。督导师要看到什么是当下对受督导者最合适的方法,灵活变通。督导师要全神贯注倾听受督导者的需求,理解他们的需要。所有个案都是独一无二,受督导者也独一无二,要在督导理论上灵活应对受督导者的需要,为他提供他需要的,这个也是考量我们督导的工作。
05
个体督导的过程
准备阶段
(1)督导师与被督导者双向选择。督导师和受督导者自我介绍(如理论取向),最终达成或未达成协议。

(2)确定个体督导的目标。督导的目的是在有经验的督导师指导帮助下,协助接受督导的咨询师发现和了解自己在咨询过程中的问题,整合所学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个人成长。团体督导的目标因参加的成员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例如,新手咨询师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结构,经验丰富的被督导者则有能力担当更多的责任。

(3)签订督导协议书。这个过程很重要,在第一次督导开始,督导双方要认真地讨论督导协议书,包括的督导目的、结构乃至费用的问题,讨论的过程有责任告诉受督导者为什么写,这样写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甚至要花至少一节督导来讨论,这个时间一点不冤枉,可以更好让受督导者投入到督导过程,为建立良好的督导关系打下基础。

(4)确定基本设置。包括督导会谈的频率(根据督导目标和需要确定)、受督导者需要承诺保证定期参加督导,确认如何提交个案,这些都要在开始准备阶段讨论。
开始阶段
(1)建立关系。督导关系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受督导者总归会担心、焦虑,害怕会被评价。督导刚开始尤其要避免批评,以帮助建立安全开放的气氛,并且努力创造一个同理、接纳、肯定与支持的环境,让被督者敢于自我表露和乐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咨询工作。

(2)了解被督导者。包括被督导者受过什么训练、倾向哪个流派等。督导双方最好是同流派,但是其实很难匹配度这么高,胜任力督导模型是一个跨流派的督导理论,很好用。作为督导师必须要了解每个流派在说什么,基本的概念是什么。在跨流派的督导中,督导师也可以问受督导者在你们流派用到这个个案身上时怎么理解的。了解他擅长的受训的流派,他是怎么理解的,这有利于建立关系,彼此了解。
工作阶段(使用的技术)
(1)进行方式
①提问与澄清
提问也是非常巧妙,当你提问受督导者时他可能怀疑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督导师要注意不要让你的提问使对方感到被评价,提问可以侧重对当事人的看法和印象,他的感受,以及受督导者所用的策略和技巧。在提问中避免使用“为什么”,一个是这种问法容易带有指责和批评的意味,第二是容易进入认知而不容易进入情绪感受。

以下是我整理箫文老师循环督导模式的对话句式,用这样提问方式受督导者不会被指责,比较安全:
640
②面质
当督导师发现被督者有语言与非语言表达不一致,逃避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未觉察自己的限制等表现时,督导师指出被督者前后矛盾、不一致的地方,协助被督者对问题有进一步觉察。

在咨询中使用面质的时机也同样适用于督导中,也应该是在良好的关系基础上。当受督导者在行为、认知、情绪上相互矛盾时、受督导者可能危害到自己或他人的利益时、用防御策略、不善用资源、没有觉察到自己的限制等情况时,都需要督导师恰当地使用面质技术。

面质是很好让受督导者提高反思能力的技术,但不能简单直接地说。如果没有尊重、同感,面质没有作用。督导师的面质应该不是批评和责备,要配合使用同理和共情。例如,“听起来你跟个案工作的时候真的非常努力,但是好像听起来你现在和刚才说的不一致。”这个配合起来感觉比较舒服。
案例4
个案谈论跟父亲关系,对父亲有很多愤怒,但咨询师绕开了这个问题没有给予共情。
解析:督导师可以的回应如,“当那个个案谈到对父亲的愤怒时,好像你很清楚,会怎么理解他的感受,可是在刚才这句话没有看到你在做工作,发生了什么?”轻轻的面质可以让受督导者停下来。受督导者可能回答说,“实际上我的父亲也常年不在家”。这个时候进入个人的议题,督导师的任务就是让受督者看到他的个人议题时怎样影响他的咨询工作的即可。
③反馈
反馈是规范的和被期待的,正如错误一样。反馈应该反映评估的透明度。反馈是持续的,发生在每次的督导会谈中。桑老师分享了她在督导中常用的反馈方法:在受督导者的个案报告把重点和关键词画出来,问这地方为什么这么说,那个地方你想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反馈对受督导者都有收获的。

④促进与引导
督导师通过反馈,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协助接受督导的咨询师反思自己的工作,并形成新的思考和策略。鼓励被督者个案概念化。挑战被督者,促使他思考个案的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个案当前的处境与问题。

督导师帮助受督导者,一个鼓励做的不错的,第二个是协助受督者反思,如果没有,不会进步。比如鼓励概念化,思考文化背景,理解处境和问题。有时候要带进具体化的过程,在个案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看被督导者是怎么样了解个案,他怎么想的,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一些标准化的语言,使用时非常有效:
640
这个部分是帮助受督导者学习他是怎么理解他学会的理论的。比如刚才用了什么方法,在咨询里面是什么技术,帮受督导者了解他用过的部分,当你用这个方法处理你想到什么。这些开放式的问题,有时是封闭的,都帮助个案了解和提高他的反思能力。每个问题都非常漂亮。这些问题让我们在督导过程中帮助受督导者了解,除了这个个案,在其他个案还会怎么样,你是用什么理论解释这个个案,这些理论怎么描述你这个个案的问题,这都是协助受督导者在他的理论和工作上多一点反思。

(2)选择相关督导理论
一般选择的督导理论,多是发展模型,还有区辨模型,其中强调教师、咨询师和顾问三个督导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聚焦概念化、个人化、过程和干预技能,这个在贾老师讲课的内容有。

(3)结构式督导的示例
首先聚焦在信息上,第二步聚焦在咨询,最后聚焦在结果上。桑老师提醒,在督导中,有的时候受督导者不清楚,在督导中经常会浮现出伦理的问题,这也需要作为督导师经常要记住,在这个部分有没有伦理的问题。有时候受督导者不清楚,你要给他说。
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的工作包括:

①评估督导目标是否达成:督导目标应该足够具体,这样当督导达到目标后,被督导者才会感觉到快到结束时间了。

②协助被督者总结督导所获:协助被督者归纳自己从督导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总结自己如何利用从督导中所获得的技能。

③协助被督导者制定新的专业发展计划:被督导者在结束督导体验时有必要制定一个未来自我提高的计划。督导师向被督导者指出今后学习的方向。
④评估反馈:对被督者专业成长的评估;对自己督导工作的反思。

桑老师也提醒,督导师实际也要对自己督导进行反思。一般在督导结束的时候和受督导者共同讨论。
讨  论

1
如果受督导者说,他要录音,这样怎么考虑?
桑:受督导者要在督导中录音对吧?那一样,也跟他签知情同意书。咨询的话,你跟他是咨询关系。在伦理讨论的时候有,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想录音,这时候要有知情权,不是允许不允许录音,是要讨论,录音干什么,录音作用什么,要签知情同意。督导和被督导之间有一个是学习成长的过程,如果被督导者要录音,这个也是可以来讨论的,录音的目的是什么,还有为了回去反思,录音材料怎么保管,在录音过程涉及个案的问题,怎么承诺保密。所以受督导者也有这个权利,就要跟他讨论,不是一个简单的yes or no,经过讨论之后共同签署一个协议,这是我的解释。本身,一个他是要学习的,第二个要知道用材料的目的,第三也要保密。还有在什么时候销毁,都要在知情同意书呈现。
2
在新冠肺炎热线有固定督导小组,要不要签督导协议?
桑:新冠肺炎有很多督导小组。严格意义是要签协议的,应该要有知情同意和隐私权保密的协议,如果没有要补充。大家压力很大,需要分享,就在督导小组分享,小组以外不要说,要养成一个习惯,这是一个咨询师的素养。督导师有一个任务,把门人,即使在这么紧张的过程,督导师也要帮助受督导者养成这样的习惯,承诺保密和知情同意书。

如果已经开始工作,但忽略了协议,督导师有责任用一个机会做这样的补充,甚至用一次督导的时候要把他说清楚,用口头的方式向团体说明,大家都要口头承诺保密。这个情况不需要录音或签知情同意书,但是要记录这个时候做过口头同意。第二个是书面。第三是机构声明,如果像电话热线,热线打进来过程中有一段语音告知,这是什么热线,承诺保密,权当口头协议,不是咨询师口头,而是热线电话留言,设计半分钟或者一分钟,等于口头同意,这是机构承诺。在特殊情况,只能用口头协议。如果有团体,一定要有大家口头承诺的。还有一个办法,用书面的发过去签名拍照发回来。协议还是需要的,即使是现在的督导。千万不要忘了。有的时候因为工作紧急没有签,该补的补上,即使签,但是口头上说过了,大家也要遵守。

如果是在热线中接到危机个案,首先根据伦理守则3.2属于保密突破的范畴,先在处理危机工作以后讨论。

知情同意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说清楚。咨询的目标督导的目标到底是个人成长还是心理咨询,要清楚说,目标任务时间,节奏,交钱,都需要,给大家一个提醒。

XBeanAI数字人系统管理员,产品经理,负责发布官方信息,帮助大家解答使用问题。
全部回复(0)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